朋友们去食堂吃饭,都想吃手工擀面条,说吃着劲道、有味,可好多时候我却对食堂的手工面不敢恭维,因为他们做的还不如我做的好吃。饭桌上,每当我说出这样的话时,总有新交的朋友睁大眼睛看着我,意思是说,你不是吹的吧?
这真不是吹的,初中毕业我就学会了这门手艺。
初中毕业我考上了中等师范学校,7月份考的试,10月份才开学,在这将近3个月的时间里,每天呆在家里,祖母说,没事就跟着我学擀面条吧,学会擀面条,等长大结婚了,和老婆生气了就自己做饭吃,不受老婆的气。
祖母说的是玩笑话,教我学做面条却是真的。先从和面学起,和面的最高境界是和好面后做到“三光”,即面团光滑、面盆光净、手光净。面团和好,放上一段时间,水份和面粉就融合得更均匀,面团摸着就更有弹性。
擀面条比和面的技术含量高得多,先在案板上撒上干面粉防止面团粘连,用擀面杖把面团的四周一点点推开,推到足够大的时候,把推开的厚面团裹到擀面杖上,再双手使劲开始了真正的擀。这时候最需要技术和经验,在擀的时候凭着手上的感觉,哪个地方厚了,哪个地方薄了,厚的地方用力大一点、薄的地方轻一点,最后整个面团被擀成圆圆的、薄厚一样的大面片儿,用擀面杖把它们折起来,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刀切成或宽或细的面条。
祖母擀面条的技术非常高,她老人家说,她学擀面条时还没有案板高,是站在凳子上学会的。确实,一家五六口人的饭,祖母一次就能擀好,切的面条还非常细、非常匀。在祖母这个高手的指点下,经过3个月的学习,我的擀面条技术突飞猛进,祖母说,这样以后就不会受老婆的气了。
结婚后和妻子独立生活,祖母特意交待我,你们都是双职工,做饭也不光是女人的事,你们谁下班回来早,谁就做饭。听着祖母的教诲,再加上我真的也会擀面条做饭,我们小夫妻为其他事没少拌嘴,唯独没有因为做饭而吵架。后来,女儿降生了,妻子工作又非常忙,家里做饭基本上都是我唱主角,渐渐我也习惯了这种角色,饭一做就是一二十年。
城里的生活节奏快,每天吃的面条和馒头都是在外边买现成的。当妻子女儿吃烦机器轧制的面条时,就会央求我给做回手擀面条,改善一下生活。我便在繁忙中挤出时间,早早把面和好,放上两三个小时,等吃饭前把它们擀好,下到锅里边,再放点青菜,捞出来,浇上卤,放点黄瓜丝,搅匀了,一碗香喷喷的捞面条便做好了。妻子吃着我做的手擀面条总是说,这面又劲道,又软和,最养胃了。每每看着这场景,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农村那悠闲的时光,大家端一碗面,或蹲或站在街的两旁,边吃边拉着家常,别有一番惬意在里边。
这些年来,我在家里做饭在朋友圈中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,开始还有朋友笑话我这个男子汉太软弱无能,可自从他来家里吃了我的手擀面条后就改变了观点,总嚷嚷着啥时候能再让他品尝一回。朋友们不但说我面条擀得好,他们还更羡慕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,他们总问我如何才能处理好家庭关系,我想夫妻之间生气闹矛盾大都是为了些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,如果一个人无怨无悔主动操持着家务,那还有什么气生呢?不是吗?这样年来,我已经养成了习惯,家里的饭我做,衣服我也洗,对方说点难听话自己忍一忍,一切都风平浪静了,怎还会生气。
前些天妻子出差开会,我回农村老家看望父母,半晌妻子打电话说她从外地回来了。母亲一听对我说,收拾一下你回去吧,给妻子做好饭,人家在外跑了一天了,该好好休息一下。
走在回城的路上,回想着刚才母亲的话,再回味这些年来的幸福生活,我似乎一下子明白了,我这个小家庭的幸福离不开长辈们的正确引导:祖母在教会我擀面条的同时,就已经把勤劳教给了我;母亲心疼自己的孩子,可她更知道儿子的家庭要想幸福,就必须夫妻双方互相体谅,时时为对方着想;还有我那已经去世的岳母,每当我和爱人吵架时,她没有火上浇油,而总是站在我的立场上批评自己女儿的不是,把本来要爆发的更大矛盾化解在柔风细雨中……
人们常说“家有一老、胜似一宝”,现在想想,当初祖母教我学擀面条看似是件生活中的小事,其实却包含着无穷的生活智慧在里边。